首先要問各位讀者一個問題,身體瘦弱是病嗎?很多家長可能認為這不是病,確實在西醫臨床來講,這些孩子如果拉到醫院去做檢查,醫生最多告訴你這孩子需要加強營養了,身體瘦弱,屬于營養不良,他們會告訴你,多吃這個那個之類的話?珊⒆涌刹宦犇隳且惶,說讓吃他就吃嗎?完全不是這樣,這類孩子他們對吃壓根就沒興趣,那到底是什么原因呢?找到了病因才可以找到解決辦法呀!
其實,吃飯不好,主要是脾胃的問題,中醫認為脾胃乃是后天之本,正是脾胃虛弱造成了很多孩子吃飯沒胃口。脾胃不好有很多種,有陽虛,陰虛,氣虛,肝脾不和,積食,都可以造成孩子吃飯不好,還有一些孩子是因為積食。那么我們怎么判斷這些情況呢?
首先來看脾陽虛,脾胃陽虛的表現癥狀有食少納呆,不欲飲食,惡心嘔吐,完谷不化(大便中有較多沒消化的食物),少氣懶言,精神倦怠,乏力,大便塘泄,舌質淡,苔白脈沉等。
飲食積滯,表現為口臭酸腐,噯氣,沒胃口,進食后加重,大便干結或者黏膩,苔黃膩。
脾胃陰虛,臨床上以胃脘嘈雜,饑不欲食,或痞脹不舒,干嘔,呃逆,隱隱灼痛,口燥咽干,大便干結,小便短少,舌紅少苔乏津,脈細數為主要癥狀。
肝脾不和,臨床表現為胸脅脹滿或竄痛,時欲嘆氣,情志抑郁或急躁易怒,食欲不振,腹脹便秘。胸脅脹滿竄痛,長嘆氣,情志抑郁;或急躁易怒,納呆腹脹,便溏不爽,腸鳴矢氣;或腹痛欲瀉,瀉后痛減;舌苔白或膩,脈弦。胸脅脹滿竄痛,情志抑郁,急躁易怒,為肝氣郁結的表現;納呆腹脹,便溏不爽為脾失健運之表現;腹痛欲瀉,瀉后痛減為肝木橫逆脾土。
這四種情況在兒科常見,其中又以飲食積滯最為常見,孩子舌苔厚膩,口臭,吃飯不好,很多家長知道,卻不知道該怎么辦,去醫院找醫生,因為兒科大多數都是西醫,他們也不懂,所以長久以來積食的問題無法得到解決。所以家長們,孩子如果吃飯不好,趕快行動起來吧,不要耽誤,不吃飯怎么長身體呢!
現在常用的健脾的中成藥有四君子顆粒,里面只有四味藥,人參白術茯苓甘草,對治療脾胃虛弱很有好處。消積食的最常用的有保和丸,效果也是非常不錯。但具體的用法都需要遵照中醫師的辯證來用藥的,可不要隨便亂用哦!
小編推薦: